作者:許菁芸(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助理教授)
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結束後,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(Dmitry A. Medvedev)於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,分別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,成為19大之後首位訪華的外國行政首長。
習近平於11月1日在釣魚台國賓館在會見梅德韋傑夫時強調,俄羅斯是中國的最大鄰國和全面性戰略協作夥伴,中方發展和深化中俄關係的明確目標和堅定決心不會改變,中俄要共同開展北極航道開發和利用合作,打造「冰上絲綢之路」。
隨著北極融冰加速,北極航道興起,2017年5月,在北京舉行的「一帶一路」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,俄羅斯總統普欽表示,希望中國能利用北極航道,把北極航道同「一帶一路」連接起來。
5月27日,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莫斯科表示「中國主張與俄羅斯及所有相關各方開發北方海航道,共同建設冰上絲綢之路」。
俄羅斯所謂的「北極航道」與中國意欲建設的「冰上絲綢之路」,就是指穿越北極圈,連接北美、東亞和西歐三大經濟中心的海運路線,可分為:東北航道(俄稱北方海航道,Northern Sea Route, NSR),西北航道(North-West Passage, NWP),穿極航道(Tranpolar Sea Route, TSR),和洋橋航道(Arctic Bridge Route, ABR)。
其中,東北航道是目前通航可能性最高的路線,又被俄羅斯稱作「北方海航道」,大部分航段位於俄羅斯北部,1998年俄羅斯頒布《關於俄羅斯聯邦內海、領海以及毗連區》聯邦法確定了北方海航道的法律地位,是「歷史上形成的統一的俄羅斯北極交通線」。
此聯邦法律顯示,俄羅斯一直將北方海航道作為自己的領海,並且積極向聯合國提出對北極大陸架的主權申請,擴展俄羅斯在北極的邊界,儘管美、加等多次反對阻撓,俄羅斯卻不曾改變對北方海航道實際控制的強硬態度。
據俄羅斯北方海管理局 (Federal state Institution “The Northern Sea Route Administration” ) 資料,北方海航道的範圍為西起新地島海峽西部入口,從熱拉尼亞角沿子午線向北,經喀拉海、拉普捷夫海、東西伯利亞海和楚科奇海,東至白令海峽,最終到北緯66°05ˊ,西經168°58ˊ37”子午線的扇形區域,航道全長約為5600公里(從喀拉海到普羅維杰尼耶灣)組成。
北方海航道連結北美,歐洲和東亞三大經濟活躍區域,該區域生產世界80%的工業產品,佔據70%的國際貿易,是連接三大經濟區域最短的航線。
北方海航道在夏季大約有近4個月的無冰或少冰期,適航期內俄羅斯提供破冰引航服務,為航道進一步利用提供了有利條件。
而北極航道又稱「黃金水道」,意指豐富的能源資源。據美國地質調查局(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, USGS) 評估:北極可能儲藏1669萬億立方英尺未開發天然氣,900億桶未開發原油,440億桶未開發液態天然氣。
從2008 年普欽簽署的《俄羅斯聯邦2020年前北極區域發展戰略》,到2015年梅德韋傑夫總理批准的北方海航道開發綜合計劃,俄羅斯均將北極視為國家戰略重點,2017年5月公佈的《俄羅斯聯邦2030年前經濟安全戰略》中再次強調北極地區和北方海航道是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的優先方向。
俄羅斯儘管是世界上第一大天然氣儲備國,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出口國,俄羅斯經濟嚴重依賴於能源經濟。但在2010年後,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在下降。為了長期保持在全球能源市場上的主導地位,俄羅斯急切渴望在北極地區開發能源。
由此,在北極區域治理中,環境保護似乎並不是俄羅斯的工作重點,其對北方海航道的戰略更多是以希望以北方海航道的開闢,更進一步帶動能源的開發,因此,北方海航道的戰略性質,對俄羅斯而言,其實具有相當的排他性與擴張性。
自2013年烏克蘭事件後,受歐盟和美國經濟制裁的影響,促使俄羅斯在國際和地區發展戰略重心上從歐洲轉向了亞太地區,計畫與亞太國家進行更多經濟合作,而首要之務就是加強與中國的全面性戰略合作夥伴關係。
而中國基於「海上絲綢之路」的咽喉馬六甲海峽受到美印的威脅,早已開始把目光投向北極,意圖開發第三條絲綢之路。
當今,中國投入北極科研的經費已超過美國,並在航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頻頻派出商船途徑北極。2013年,中國成為北極理事會(The Arctic Council)的觀察員國,積極尋求北極航道的切入點。
中俄要共同開展北極航道開發和「冰上絲綢之路」的合作,表面上和諧,雙贏共進,但實際上基於俄羅斯對於能源的戰略性質的強烈排他性,未來中俄「冰上絲綢之路」的開發與可能計畫的能源開採合作,彼此的磋商與協調將會是世界各國注意的焦點。
___________
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!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?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!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。投稿去—–>https://goo.gl/iy5TCA
本文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3%80%90yahoo%E8%AB%96%E5%A3%87%EF%BC%8F%E8%A8%B1%E8%8F%81%E8%8A%B8%E3%80
留言列表